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In the Advertising Age

Advertising isn't simply a message for a transaction anymore, nor is it limited to any media. It's like a movie that takes us to another fantastic world. Every minute there are different stories that happen various ways every where and into our lives. They entertain us, touch us and inspire us, even help people in need. We cannot imagine a world without advertising, we believe that advertising can change the world for the better and continue to use creativity to rock the world!

www.gavinyindesign.com/adage.htm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關於夢

並不是所謂的熱血衝勁促使我。「出國」這念頭,早在我腦中醞釀了七年…。

還記得2004從學校畢業的那一年,就跟很多年輕人一樣,一有機會就把自己的作品集拿給業界的創意總監看。只記得一位創意總監對我說:眼界太小;並且建議我該去國外拓展我的視野。雖然當下沒有很強烈的念頭,但這個種子卻已經埋在我心裡。高職畢業後開始工作,雖然工作經驗感覺讓自己越來越資深,但對於骨子裡的感受卻越來越空洞。我開始希望自己越來越資淺,重新再用好奇心面對所有新的事物。

一直認為在這行業裡「體驗」比「經驗」重要的我,從沒忘記那顆種子,經過七年的時間讓它發芽,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意識到,再拖下去也許就沒機會完成它了。以及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2011年,滿25歲的那天,送給自己的一份禮物,一趟能在這輩子不會留下任何後悔的旅程。

看著國外的作品,不管是來自業界、青年創意還是學生的作品,每一次都震撼著我。我喜歡簡稱他們叫「怪物」,因為他們的年齡跟作品的成熟度,永遠無法劃上等號。當我們在看人家的好時,我也在想,那我能成為別人眼中的怪物嗎?我跟他們這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是否可以縮短一些距離?我不知道答案,但這是一個挑戰。也許無法成為他們;但是我知道,當我試著挑戰他們的同時,這個過程,這段差距已經慢慢的、一點一點的縮短。有句話說,寧為雞首,不為牛尾;我卻告訴自己,寧可成為A段班的吊車尾,也不願當B段班的資優生。

在這裡,我喜歡和我的同學聊天。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我喜歡聽他們聊自己的國家、說不同的文化、討論美國這個環境、還有分享各自的夢想。有人深愛自己的國家,也有人已經忘了自己的國家,好多人告訴我,他想永遠留在這裡,甚至希望下輩子是美國人。雖然我無法理解,但很有趣!我告訴他們,當我來到了這裡,我才發現我更愛自己的國家,而且是超乎想像的多。「那夢想呢?」我說:「我的夢想是『在自己的國家做我喜歡做的事』」。

什麼是我喜歡做的事?那正是我來美國前一直在做的事。大家會疑惑為什麼還要來;但我很清楚我要的是什麼。我沒有美國夢,只是有些事我必須去經歷。除了增長視野以外,我告訴自己,在這個領域需要很多熱情,但也很容易失去熱情;如果那一天半夜三點我還在公司加班,我希望,不是後悔自己錯過了什麼,而是告訴自己:我正在成就我的夢想。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2010 勇氣把我從習慣的環境拉了出來
我開始感到懼怕與不斷的懷疑
2011 我還是需要你 把我推到未知的世界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暫時結束這一階段的任務,開始為下一階段做準備。好像一切都在計畫上沒有大好也沒有大壞。工作4年回頭看了自己的作品卻沒一個能見人,要這樣離開很不甘心,但每個階段好像都要做出抉擇。沒有工作是件令人焦慮、可怕的事情,沒有了寄託、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唯一剩下的是目標始終沒變只是層次該改變了,而且仍然像張白紙一樣沒一個資歷可以留戀。但至少我還相信每個人都能成為心中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打開筆記本看今年的list做了多少,才突然發現時間已經快沒了。
很多人事物好像理所當然的在我們旁邊,但再一下子這些會變成多麼的珍貴與奢求...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坎城YOUTUBE影片競賽 指導學生作品 成果展

雖然你們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但是看到你們的作品我很感動!你們也讓我學習到很多很多







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活著時愉快些,因為你將會死得很久。 - David Ogilvy